位置:首页 > 资讯大全 > 舞蹈知识>创编现代舞的舞蹈意识浅谈

创编现代舞的舞蹈意识浅谈

发布时间:2019-04-24 10:36:54

文章来源:www.ziyuanm.com

访问次数:

  舞蹈是表现人体美的一门艺术,素以人体动作为表现载体,讲究的是形体、动作、线条、姿态等无声的美,是一种将创作者的美学思维通过演员的表演,呈现给人以美的享受的艺术再现形式,也是人体及其生理、心理交互作用、动作及其时空力交相辉映的艺术产物。

创编现代舞的舞蹈意识浅谈

  因此,美是舞蹈的本质,任何背离美学思维的舞蹈创作都无法体现舞蹈的基本品格和艺术功能。如今,随着世界文化的相互交融,多种多样的舞蹈表现形式大量涌入我国,中国人传统的审美观因此受到巨大影响和强烈冲击,尤其是在舞蹈创作上,这种影响和冲击更为突出。而纵观我国现代舞蹈创作近年来的总体发展趋势,其中一个最为明显的特征,就是在艺术创作中,其美学追求、价值取向、艺术表现形式,紧扣时代脉搏,力求与当今中国社会发展进程相吻合,在多元文化并置和多层文化需求的氛围中,呈现出舞蹈创作多维拓展的趋势。这表明,现代舞蹈创作的任何类别,要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保持旺盛的生命力,都必须具有强烈的现代意识,反映时代风貌。这样才能创作出反映时代主旋律的好的艺术作品,才能使人们觉得好看爱看,并从中感受到舞蹈独有的魅力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那么,在现代舞蹈创作中,如何体现舞蹈的现代意识,创造出一个真正能给人以艺术吸引力、感染力的舞蹈作品呢?本文力求针对现代舞蹈创作的发展趋势,着重论述现代舞蹈创作中如何体现现代意识的问题。

  一、舞蹈创作“现代意识”的主要特征

  舞蹈创作的“现代意识”是指,舞蹈编创者在舞蹈编创中对客观物质世界的能动反映,是用现时代的眼光感觉、思维现实生活心理过程的总和。从某种程度上讲,它是决定舞蹈编创者艺术素质高低的重要标准。它具有以下几个主要特征。

  1、舞蹈创作现代意识的时代性

  我们所说的现代舞蹈是指现(当)代人创作的、有别于传统舞的新的舞蹈,它包括舞蹈分类学上的现代舞,也包括大量的新创作的当代舞,还包括现代人创作的“古典舞”。舞蹈创作的现代意识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受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因素的影响。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认识的提高,舞蹈创作的现代意识也随之不断提高。为创作出能够反映现时代人们的所思所想、所喜所忧、所悟所感,反映时代发展轨迹的好作品,在舞蹈编创中,舞蹈的编创者必须用时代的目光来认识现实生活,挖掘现实生活的真善美,抨击假丑恶,弘扬时代的主旋律。因此,舞蹈创作的现代意识是现时代的产物,打着深深的时代烙印,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

  2、舞蹈创作现代意识的相对性

  传统与现代是人类社会永远需要面对的一对矛盾,也是理论上永远不会完结的话题。古典与现代、传统与现代都是一个时间上相对的概念,过去的古典在当时都是现代的,而现代人创作的作品经过若干年后也会被后人当作古典。最耐人寻味的是现代舞,它从诞生到发展至今仅仅百年,有的却已成古典,被人称作是“古典现代舞”。可见,每一时代艺术的发展实际上都是承前启后的,任何一种艺术成就的产生都不是完全抛开旧的传统而凭空出现,即不可能在彻底抛弃旧传统后在一张白纸上产生。就现代舞蹈创作而言,现代舞蹈创作也是在保持旧传统的某些精华基础上的艺术创作,包括用现代人的审美观点、艺术表现形式而创作的传统舞蹈作品,还包括用现代人的视觉角度对传统舞蹈艺术进行的“现代化”改编。因此,从这种意义上讲,现代舞蹈创作的现代意识不是绝对的“现代”,在保持必备的时代性的同时,又具有相对性的特点。

  3、舞蹈创作现代意识的开拓性

  勇于“否定” ,敢于“创新”是舞蹈创作的内在动力。被称为“现代舞之母”的美国著名舞蹈家伊莎多拉·邓肯,在当时以芭蕾为主要表现形式、并具主导地位的历史环境下,以自身深刻的舞蹈体验、深厚的艺术功底和独到的艺术见解,针对芭蕾舞违反自然的动作,矫揉造作、毫无生命力的表演,脱离现实专以仙女王子之类表现仙凡恋、人鬼情等现象,毫不留情地喊出了“反叛”的口号,并经过“不懈的努力”,成功地建立了现代舞体系,像一枚“响雷”,惊醒了舞坛。开创了现代舞蹈发展的历史先河。实践证明,她的“创新”具有跨时代的历史意义。如今,邓肯时代虽然过去了近百年,但她对舞蹈艺术的大胆创新精神,却一直激励后人,激励着当今舞蹈编创者们开拓进取,推动舞蹈事业不断向前发展。江泽民同志曾经说过,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与进步的动力和源泉。那么现代舞蹈的生命力也同样源于创新,众多优秀舞蹈作品,之所以打动人心,具有很高艺术价值和社会价值,无一不是编创者别具匠心开拓性创作的结果。现代舞蹈创作的现代意识也就被赋予开拓性的色彩。

  二、舞蹈创作为什么要具有现代意识

  社会在不断地发展,舞蹈作为现实生活的艺术表现形式也在不断变化。但是,由于受到种种因素的制约,作为现实生活一种艺术表现形式,舞蹈的发展要相对滞后于现实生活的发展。而时代却强烈要求和呼唤不断产生新的艺术作品来满足人们日益提高的精神文化需求,这就要求我们的舞蹈编创者必须具有很高艺术修养和素质,具有对现实生活敏锐的洞悉力,要立足于现实生活,始终站在时代的前沿,超前思维,引领时代潮流。只有这样才能以最快最准的表现形式创造出具有较高艺术价值和深刻社会意义的优秀舞蹈作品。这就好比各种媒体、杂志以及梯形舞台上所展示的现代时装设计作品,虽然从首次发布到真正应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着装,有相当一段时期的接受和适应过程,但是现实证明绝大部分的“不可能”都变成了“可能”。那种“习以为常”、“露胳膊露腿有伤风化”的年代早已成为了永久的历史,吊带、超短裙甚至透视装已经成为了现时代的着装主流,渗透到了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天生的黑发也变成了“七彩的世界”。如果没有设计大师们艺术技能上超凡的素养,审美追求上敏锐的洞悉力,就不会有今天多彩的时装世界。世间万物的发展规律都是相同的,舞蹈创作也要遵循这一发展规律,要求编创者要勇于开拓,敢于创新,把握时代脉搏,不断创作出洋溢着时代气息的艺术作品。不具现代意识的现代舞蹈创作,在发展上将失去动力和源泉。现实生活中无数符合观众审美意识,震撼人心的优秀舞蹈作品,无不渗透着编创者浓厚的现代意识。

  三、舞蹈创作中如何体现现代意识

  1、从作品的表现形式上体现现代意识,把握当代舞蹈文化的审美契合点

  舞蹈的表现形式应当紧跟时代的脚步,时刻把握当代人对舞蹈文化追求的审美契合点,它既要有深厚的历史积淀和文化底蕴,又要能够敏锐反映现时代的审美意识,使其艺术呈现方式独到新颖,不仅是属于舞蹈所特有,而且是属于作者表现之独创。一个完美的舞蹈总善于抓住观众的心理,努力开拓舞蹈篇幅,进行多端变化的舞蹈表现,从而感染人、震撼人。比如20世纪90年代创作的中国古典舞蹈《踏歌》,作者构思匠心独运,形象新鲜。舞蹈中大量运用一群少女的顺拐动作(顺手顺脚),是那样地纯朴,新颖。作品给观众传达的审美信息,不仅仅是肢体语言,而且是在美的流动中体味到生命的萌动,似乎是少女们摆脱了严冬的困扰,在春风中苏醒,在春风中荡漾,融入春风,一种不可遏止的生机意蕴。我们在这里看到的是古代民俗的一个景象,作品刻画了少女们惬意的情感,在这一情感基础上,却能引起联想,而正是这种联想,激活了人们审美感受的深度,并且也丰富了作品,多层面展示了我国古代灿烂文化的生活角度。这一作品之所以如此成功,正是因为编创者紧紧抓住了人们的审美需求,把握了当代舞蹈文化的审美契合点,使得作品与广大观众产生了极大的共鸣。

  2、从作品的内容上体现现代意识,以丰富深刻的内涵引起观众的共鸣

  舞蹈创作的价值领域是审美活动,而这种审美活动是编导与观众的对话,是在舞蹈与观赏者相互交流的形式中完成的。只有真正切入到人的生命精神状态之中,准确地把握并开掘人的深层心理变化,深刻地呈现出人的特定生存状态的舞蹈作品才能真正引起观众的共鸣。由于社会文化层次参差不齐,审美角度又各不相同,客观上就必然要求要创作出多种多样的文艺作品,来满足人们日益多元化的精神需求。虽然,如今的舞蹈已逐步打破了专业与非专业之间的界限,成了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生理调节剂,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身心活动,不再是仅供观赏的“贵族艺术”。但就其艺术价值和未来发展而言,在内容上,舞蹈创作的现代意识主要体现在舞蹈创作的“本体”和“纯舞性”,以及着重开掘“人性”舞蹈上。 所谓“纯舞性”就是指舞蹈所要表达的思想、意志、情感和个性无法用语言说清楚,只能用舞者的肢体、以其流动的线条和结构在舞的过程中表达。当舞蹈创作向“本体”回归的同时,必然引起传统舞蹈动作的某种程度的变形。它似乎不像原来的样子,失去了所谓“原汁原味”,但它更具有舞蹈特性,更具有艺术性,也更具有现代审美意识。如此注重“本体”和“纯舞性”的舞蹈,才真正现出自己应有的华彩。

  而吴珍艳的现代舞《也许要飞翔》在开掘“人性”舞蹈的创作上,追求的则是一种能够感动人的情感形式,作品注入了编创者自己的个人感受、体验,表达了对时间流逝过程的主观感受,这恰恰是一种生命的体验。这种源自生活的哲思,是创作者独特的生命感悟。这种体验与感悟,在舞蹈作品中以精美的意象、造型和流畅的线条加以表达,使舞蹈进入到一种“纯舞性”的艺术阶段。从已享誉全国的《也许要飞翔》、《胭脂扣》、《只是舞蹈而已》等等,到刚刚由万素老师指导的、北京舞蹈学院继续教育学院02级现代舞编导班创作的《农民报告·城市滋味》,这类作品举不胜举。可见,当今的舞蹈编创者们,不再仅仅满足于叙述故事、摹仿自然或塑造典型人物,而是更深层地追求表达人内心的灵动和丰富的情感世界,即“人性”舞蹈创作的开掘。这些都是舞蹈创作现代意识的具体体现。

  3、从作品编创手法上体现现代意识,提高作品审美效应

  作为舞蹈创作者,在创作中不但要做到本体功能的充分发挥,而且要打破惯性思维,最大限度地丰富编舞手法。西方的芭蕾舞传入中国后,逐渐打破了中国传统审美对圆形美的追求,使人们的审美意识走向了多样化。那么,舞蹈创作多样化的编舞手法正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人们多样化的审美需求。因此,一些更加新颖的编舞手法不断被挖掘出来。比如,1994年万素老师编创的《扇妞》就突破了传统的编舞手法。该作品以无音乐形式与观众见面,在舞蹈中,呼吸声和扇子开合声互相交错,形成了另一种音乐形式。这种大胆尝试已不再像以往那样,根据音乐去理解舞蹈和猜测舞蹈作品的内涵,预期动作的发展和变化,而是先创作主干动作和结构作品,然后再配制音乐,让音乐只起背景和烘托气氛的作用。这时,人们关注的已不再是音乐的节奏,而是舞蹈本身的节奏。有些舞蹈动作甚至可以不合音乐节奏。这样一来,舞蹈可以摆脱音乐的限制,编创和表演过程就更加自由,更加富于变化。同时,在编创手法上该作品还打破了以往秧歌舞蹈动作的原始规范,在保持稳定性的同时,尽可能将动作幅度加大,表现出现代人对自由的追求。这种编创手法使作品多彩多姿,出人意料,取得非常好的审美效应。

  四、结论

  本文从以上三个方面论述了舞蹈编创的现代意识问题。舞蹈创作的现代意识问题,一直是舞蹈界有争议的学术问题,本文仅仅是作者对这一问题的一点粗浅认识,尚有待于在今后的工作实践中进一步学习和研究。

  随着世界文化的相互交融与影响,世界文化在经济一体化趋势的作用下,也呈现出某种程度的趋同性,这是一种客观趋势。每一个民族的文化都理所当然地变成了世界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隔离和封闭,拒绝外来文化的影响,拒绝与世界文化交融,变得越来越困难,甚至可以说是不可能。中国舞蹈的编创正是在这种大趋势下,在迎接挑战和表现主体个性的过程中,向世人呈现出自己的现代审美意识。这种现代审美意识,正是中国舞蹈编创走向世界、与异域文化进行沟通与交流的基础。只有走向世界,拥有现代审美意识,才能最好地保持具有深层文化底蕴的中华传统,这是历史的要求,也是我们每一个舞者的艺术使命。因此,在当今舞蹈审美多维拓展中,作为基层的舞蹈创作者,应该加深对舞蹈创作的理论研究,不断丰富和提高舞蹈创作的现代意识,批判地继承传统的舞蹈文化,开拓地发展现代舞蹈文化,积极进取、勇于探索,不断创作出真正具有当代审美文化品格的优秀舞蹈作品。

关于文章《创编现代舞的舞蹈意识浅谈》特别声明

《创编现代舞的舞蹈意识浅谈》更新日期为:2023-10-27 13:22:19;目前浏览的小伙伴达到资源猫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以及网站收录)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想了解查找更多资源网站可以直接搜索查询。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1989984319@qq.com